滲透精練劑的應用性能測試 滲透精練劑需測以下幾項應用性能 一、滲透力;二、耐堿性;三、毛效(毛細管效應)與白度;四、乳化力;五、分散力 應用性能測試 一、滲透力的測試 ①滲透力測試液 滲透精練劑 4g/L 氫氧化鈉(固體) 0g/L、20g/L、40g/L-------200g/L 溶液體積 100mL ②滲透力測試液的配制 稱取滲透精練劑4g于250mL的燒杯中,低泡精煉劑,加入100mL水,用玻璃棒攪拌溶解。吸取10mL此溶液于250mL燒杯中,加入一定量的水[注:水的加入量為(100mL-10mL-氫氧化鈉毫升數(shù))],棉織物精煉劑,再加入一定量的氫氧化鈉(注:加氫氧化鈉時應緩慢加入并不斷攪拌)。 ③滲透力的測試 將一塊已剪好的標準帆布(帆布大小為1cm×1cm),濰坊精煉劑,平的放入滲透力測試液溶液中,并立即開啟秒表記時,當帆布被溶液完全潤濕是按下秒表,多功能耐堿精煉劑,讀數(shù)記錄。重復測試三次,取平均值。該時間即為該助劑在氫氧化鈉某濃度下的滲透力。 注: ①考慮到車間生產中,用氫氧化鈉時是用30%的液堿。由此我們做實驗時,也選用30%的液堿。因此我們在做實驗時需要把氫氧化鈉固體用量換算成30%液堿的用量。從資料上得知,30%液堿為一升液堿溶液里含有399.6g氫氧化鈉固體。液堿用量可以以下公式計算: 液堿用量(mL)=[氫氧化鈉濃度(g/L)×測試液溶液體積(mL)]÷[399.6(g/L)] ②實驗中所用的標準帆布規(guī)格為28特(21支)3股×28特(21支)4股。 ③實驗中所用的帆布應干燥。 二、耐堿性的測試 ①測試 耐堿性可以與滲透力測試同時進行。將測試滲透力的測試液放置過夜。觀察溶液澄清度。 ②結果評定 測試液飄油為不耐堿; 測試液混濁不透明為不耐堿; 其它為耐堿。
作為精練劑,除了對表面活性劑的物理化學性能及應用性能的要求比較,還應考慮價格、來源等多種因素。總的要求應該是綜合應用功能優(yōu)越,成本合理。高效精練劑設計分析單一的表面活性劑,從結構和性能上預示其具有良好的潤濕、滲透、乳化、分散和凈洗的表面活性劑,以一定比例復配,使其更好地發(fā)揮協(xié)同和增效作用。助劑廠復配精練劑或印染廠自行復配精練劑,均應遵循此原則。因此,精練劑是一個傳統(tǒng)而又與時俱進的課題,而表面科學的發(fā)展使我們能夠從傳統(tǒng)的反復嘗試法過渡到基于科學的理解。